导演,你还需要剧本吗?

11月28日,他在微博发表一篇工作手记,分享导演工作经常遇到的难处,并在文中分享了一些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你好,X导。请问还需要剧本吗?”作为导演,你应该怎么面对加你微信,或打你电话的朋友们?

“导演,我这有个剧本,拍出来票房一定大卖。”相信,这是许多从事导演工作的人,经常遇到的难题。

N多人觉得自己能写剧本

心态积极的导演,面对N多页“小说体”或“流水体”,又或“碎片体”,甚至是“散文体”等各种千奇百怪的文字,耗费大量时间拜读后,忽然不知如何回复对方,毕竟别人找来是一种信任。

生活中,许多有过日记、散文、随笔、小说、新闻等写作经历的作者们,普遍认为写剧本只是换种写作格式,然后对于写剧本这个“名利双收”的职业充满热情,内心无比向往。

但作为导演的你,认真读完N多页并非剧本的文字,说真话可能怕伤到对方。毕竟,无论别人是出于“一时兴起”或“呕心沥血”,又或基于某种写作层面的“欲望”或“冲动”,别人至少码了“N多页”文字,付出了不少时间精力。

日常写作并不是剧本创作

真正的导演工作,属于是综合学科,需要事先考虑并兼顾方方面面。

面对一堆未经生活沉淀、创作动机、市场调研,甚至连编剧功课都没有做,没有掌握剧本写作格式套路,甚至毫无故事性、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思想性、哲学性、艺术性、视觉性、美学性、逻辑性、商业性、传播性、风格性、话题性、导向性等要素可言,且不按常理出牌的拼凑文稿,你该怎么办?是不是内心恨不得给对方上一课,然后让对方写出像样的剧本再来找你。

然后你内心,可能忽然觉得,学会写剧本,写出好剧本,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要生存的你不愿浪费时间,给对方来次免费的“公益授课”。

我写的剧本怎么会不好呢

创作剧本和写作文章,在概念、属性、功能、用途等层面存在很大区别,掌握剧本写作格式很简单,但“积累认知”和“转变思维”则需多年沉淀作为下笔前的功课。

当作为导演的你,注视着不达标剧本,非常耿直地向对方说实话、挑问题、提建议,指出文稿中存在的N多问题时,并不是任何人内心都能承受,对方可能是从事写作多年的“写作者”,而不是“创作者”和“剧作者”。

对方在认知层面上,通常第一反应是:“我从事写作多年,我写的东西怎么就不好呢?”甚至对方会认为,是你理解能力有问题,没读懂对方内心要表达的创作动机或创作意图。

你不想成为拍烂片的导演

相信很多导演,内心都奢望不用考虑市场需求,只考虑主创团队主观表达需求,非常任性地来一次纯粹的电影创作与制作。但由于资方的参与,又必须兼顾作品的品质、效率、利益、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因素。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作为导演的你,内心早已预估到,这些文字不具备影视剧“备案立项”的前提条件,甚至不具备“商业电影”该有的“商业属性”。

如果找一笔投资来拍摄,等于坑了电影投资人的钱,为一个不会写“剧本”的人,完成心中一个很自私的“电影梦”。结果可能是票房“扑街”了,自己努力多年的“导演”英名毁于一旦,今后在资方和市场面前,再无公信力和号召力,别人甚至会觉得,你就是一个拍“烂片”的导演。

带资写作者的本子接不接

但是,面对一堆不及格的所谓“剧本”,你若是不说真话,对方可能觉得自己码的N多页文字就是一笔“财富”,这么理解倒也没毛病,毕竟“思想创意型”的艺术创作成果,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

有一些自带资金的写作者找到你,你拍还是不拍?剧本改还是不改?对方让不让你改?剧本改得面目全非,编剧署名谁的名字?一堆创作层面的沟通协调问题,会让项目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复杂因素。

都说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的每一处修改,都关系到备案、立项、评估、融资、场景、工期、人力、技术、效率、营销等各方面,足让你心力焦悴,甚至最后拍出来,你又觉得这部作品与内心标准差距甚远,拿不出手。

导演不是教授编剧的老师

许多导演,面对的普遍问题是:一些写作者,可能请你帮忙看看,提提专业意见,或帮忙评估下剧本立项可行性,面对不专业的本子,究竟要不要耗费时间精力去拜读、思考、分析、调研、评估、规划、建议?

对方通常不知你耗费多少时间精力?不看剧本,不提意见,对方可能觉得你很小气,连看一眼都不愿意。

你随便瞄一眼,随便提些意见,等于在敷衍对方或误导对方?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评、估、研、审、编、改”剧本,可能吃力不讨好,没有一分报酬。

目前,我国影视行业产业比较欠缺从事剧本策划、剧本评析、剧本编辑、剧本修改、剧本调研、剧本预审、剧本评估等工作内容的工作角色。这个工作角色,非常重要,不是一般制片人能够胜任的。

难题交给制片人靠不靠谱

真正的制片人无论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理论水平、艺术素养或运营管理影视项目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至少都和导演不相上下。

我国目前存在很多“字面上”的制片人,说他们是“制片人”吧,其实就“伪制片人”,他们没当过演员,没写过剧本,没拍过摄影,没当过导演,也没熬过后期,更不懂广电、宣传、网信、知识产权等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通知文件,纯粹就是“字面上”的“制片人”,或者项目中的“包工头”。

所以,剧本交给靠谱点的老制片人、文学总监或编剧顾问,没点实在的“硬货“或“诚意”,怕是请不动人家。

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一生能做多少事情。

没钱最好别谈电影和梦想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没有钱别谈电影和梦想。

编剧作为项目发起人的话,完成剧本后不是找导演。

首先得准备一笔“启动资金”用于启动项目。然后聘请拥有专业经验、知识、技术和创意的制作团队共同打磨剧本,一起做市场调研,找到精准定位之后,形成影视项目并备案立项,经广电部门审批许可的影视项目,寻找投资会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找投资前,主创团队除了拿到备案号,还必须做一份逻辑性强,实事求是,图文并茂,且具有“可行性”和“商业性”的影视项目说明书,因为它是找投资的“敲门砖”。

拿到投资,最终才能达成——摄制发行影视剧的“终极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