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灭绝计划》:让48万人流离失所

2017年,半岛电视台制作了一部震惊世人的难民纪录片,证实罗兴亚穆斯林被种族灭绝的“有力证据”。

 澳门国际纪录片节原创丨桃兽 

2017年8月,在缅甸若开邦与孟加拉国接壤边境连续发生了武装冲突,参与者构成相对复杂:包括缅甸和孟加拉国的边防武装人员,以及罗兴亚团结组织的武装分子。

随着缅甸和孟加拉国均有向冲突发生地区增兵的趋势发展,存在多年的“罗兴亚人问题”再一次超越缅北克钦邦持续三年的战火,成为世人竞相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们不禁要问:曾经世代共处的友好邻邦缘何要以宗教名义相互残杀?罗兴亚人是谁?他们来自哪里?最终去向何方?

由半岛电视台深入缅甸腹地,历经8个多月制作完成的难民纪录片《缅甸:种族灭绝计划》或许能够给予我们答案。

该片揭露了自称是民主引入者的缅甸前军方领导人,如何通过引发佛教徒与少数派穆斯林之间的暴力而攫取权力,并提出证实罗兴亚穆斯林被种族灭绝的“有力证据”。

因为亲历现场,制作团队偶然得到一份本该被下发到地方政府的机密文件。

其内容显示了政府怎样设计挑起族群紧张,政府人员怎样制造出莫须有的罪名:“活动者将从阿拉伯孤儿院学校的学生中选出,他们将被要求制造出佛教徒所难以接受的事端……穆斯林将点燃自己或其他穆斯林的房子……拍下照片和视频,立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半岛电视台为此发声:“在我们获得这一文件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权力机构如何合谋挑起反穆斯林的暴力冲突。”

四十年来,罗兴亚人一直被称为“世界上遭受最多迫害的少数民族”。颠沛流离,是定居缅甸的数十万罗兴亚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这个信奉伊斯兰教,说孟加拉语,从外观乃至文化上来看都是南亚人的群体,自称是到孟加拉湾经商的阿拉伯人后裔,他们认为自己是缅甸130多个少数族裔中的一支。

如果我们在历史河流中逆流而上,将不难发现:在缅甸被英国统治的百余年间,有大量劳工移民从今天的印度和孟加拉国迁徙至缅甸。在劳工移民的身影中,不乏如今罗兴亚人的先祖——伊斯兰信徒。

由于英国把缅甸作为印度的一个省管辖,这种迁移被认为是境内的流动。而缅甸政府与国内民众则认为罗兴亚人是英国人的帮凶。

无巧不成书,恰恰在缅甸的历史上,“帮凶”罗兴亚人曾多次发动武装暴动,企图分裂缅甸领土独立建国。

这段黑历史至今为缅甸政府所不齿,并遭到缅甸政府的打压;同时由于罗兴亚人的犯罪率极高,与缅甸佛教徒关系始终十分紧张。

从上世纪70年代,缅甸开始有针对性的对罗兴亚人采取一系列镇压活动:罗兴亚人没有身份证。

学习、工作、出行、结婚、宗教活动和获得卫生服务的权利被剥夺并重重设限。

即使有人努力通过了公民资格考试,也没有权利参加投票,他们只能被认定为“归化”,即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的取得他国国籍。

种种限制剥夺了罗兴亚人在缅甸获得正常生活的权利,迫使100万罗兴亚人踏上逃亡之路。比如相邻的孟加拉国,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逃亡之路充满艰辛,在不断地镇压中,经常有报道称罗兴亚难民被缅甸安全部队强奸、虐待、纵火和谋杀。

截至2017年8月,几乎所有的罗兴亚人都生活在缅甸西部沿海的若开邦,没有政府允许,他们将禁止离开这片生存之地。

若开邦是缅甸名副其实的穷邦,没有之一。罗兴亚人居住在类似贫民窟的难民营中,缺乏最基本的服务和机会。

2013年4月,人权观察组织称,缅甸正在针对罗兴亚人进行种族清洗运动。缅甸政府对此作出回应,再三否认这些指控。

2016年10月,在经历了一次致九名边防警察死亡的杀戮后,缅甸军队涌入若开邦村庄。将袭击归责于所谓的来自罗兴亚群体的武装战士。

这次袭击引发了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居住村庄的安全镇压。政府军被指控犯下一系列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法外杀人、强奸、纵火,但都被政府否认。

2016年11月,一名联合国官员指责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实施“种族清洗”。缅甸视若罔闻,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面临国际组织此类指控了。

在2017年8月的暴力事件发生前,联合国曾估计东南亚有多达42万名罗兴亚难民。此外,据说有约12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

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自从缅甸西北部的暴力局势开始以来,超过48万罗兴亚难民逃至孟加拉国。

此外,有消息称,已有超过1000人在缅甸遇害,其中大部分是罗兴亚人。

世界在关注罗兴亚人。包括印尼、埃及、沙特、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传统穆斯林国家都对罗兴亚人的处境表示关注,并不时对缅甸政府提出批评。

几个月来,部分伊斯兰成员国甚至敦促联合国以“反人类罪”起诉了缅甸国家领导人昂山素季。

包括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恐怖组织、印尼极端伊斯兰组织也向缅甸发出恐怖威胁,誓言将报复缅甸对罗兴亚穆斯林所犯下的“罪行”。

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有罗兴亚民族团结组织加盟了塔利班,部分骨干人员在孟加拉国被捕。

两个多月来,数以万计的罗兴亚人偷渡泰国进入马来西亚,在泰国南部的穆斯林聚居区,经常有非法入境的罗兴亚人被警察抓捕,东盟为此头疼,却毫束手无策。

在马来西亚,大约生活着两万余罗兴亚人,但他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工作,并随时有被驱逐的风险。

生存似乎对罗兴亚人关闭了大门,罗兴亚人因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又没有缅甸公民身份,因此他们中很难产生精英阶层人物,整个群体长期都处于底层与边缘状态。

对罗兴亚人而言,寄生之地若开邦也并非福地。当地若开族与罗兴亚人的矛盾一直尖锐存在,并随时发生暴力冲突,这其中既有经济原因,也有种族与宗教因素。

由于缅甸是传统上的佛教国家,佛教僧团十分在意教众的顺从度,其地位甚至在全世界各种宗教的神职人员中最高。

在2011年缅甸政治变革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激进的极端民族主义佛教组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abatha”和“969运动”,他们经常率众开展规模庞大的反穆斯林行动,并组织针对穆斯林企业的经济抵制。

缅甸国内知识分子批驳的佛教僧团我行我素,他们禁止女佛教徒嫁给非佛教徒,“除非对方愿意放弃自身信仰,皈依佛教”,并力促缅甸联邦议会尽快制定《改变信教法》。

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同样无法避免被穆斯林群体和罗兴亚人问题所波及。

一方面她因很少公开同情罗兴亚人遭遇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另一方面佛教僧团同样对她不谴责穆斯林群体表示严重不满。

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情况屡屡令其左右为难。

“969运动”的领导者阿欣威拉杜带头反对修改缅甸现行《宪法》,反对让拥有外国配偶或子女的缅甸人竞选总统,由此曾使昂山素季参加2015年的总统大选道路受阻。

“除了民主进程问题,缅甸今后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问题,而罗兴亚人的复杂情况,将使宗教冲突问题更加尖锐。”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纽约时报》针对缅甸问题所发表的这段言论将一语中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