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期地震,《八佰》举棋不定,2019在慌什么?

早在11月底,贺岁档便已经开始各种"风吹草动"。

一天之内,仅剩14天的贺岁档后半程,档期的变换速度远超预期。

从《叶问4》的来回跳档,到《八佰》的悬而未决,让原本档期内的多部影片都绷紧了神经,处于观望阶段。虽然我们早已经历了一周之内暑期档三巨头的"撤档风云",但是面对如此莫测高深的档期变换大戏,即便是对于见惯风雨的内地电影人来说,还是来得有些突然。

2019贺岁档期地震

早在11月底,贺岁档便已经开始各种"风吹草动"。

首先,《勇敢者游戏2》在公映前两周突然提档,这对于已经官宣定档的好莱坞分账大片来说,实属罕见。其次,《星战9》中美确定同步,于12月20日公映,不过与此同时,内地也少有地开启了提前2天的大规模点映,在本周也正式官宣提档至12月18日晚7点。

最后,口碑反响不错的《误杀》也正式提档一周,并且在映前一周布局了全国范围内的点映,而在本周末正式公映的《半个喜剧》和《只有芸知道》,也纷纷在工作日的黄金场开启了大规模点映。如此种种,将影片票房前置的操作,也体现了当下内地影市在电影局的安排授意下对于贺岁档整体情况的调控。

而在昨晚,总预售成绩已经达到700万+的《叶问4:终结篇》,在距离正式公映仅剩三天的时间里,突然宣布撤出本周档期,改档至2020年1月1日。虽然改档海报确定为官方正版,但是发布渠道并没有通过官微或者新浪电影等官方渠道进行发布,而是率先从地网发行等半官方甚至民间渠道流出。

一方面,坊间传闻《八佰》空降久矣。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八佰》空降,《叶问4》避其锋芒错开10天左右的档期,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影片发行方博纳和猫眼也没有对这个改档做出相对及时、官方的回应,再加上这张海报,确实也不像是近期频现的"饭制海报",如此也让改档消息在民间流传具备了某种程度的"真实性",瞬间在全网散布开来。在"半官宣"撤档的这将近12个小时内,《叶问4》的首日排片从5万场砍到了2.8万场,损失严重。

至于从猫眼专业版、灯塔专业版上看到的所谓"一夜之间总预售成绩迅速从700万增长到1000万+的预售成绩暴涨",不过是"反应迅速"的影院,对已经开售的场次做出了锁座退票的操作,被抓取为满场的非真实预售成绩的体现。

但是,仅仅在发布了所谓"改动通知"的12个小时后,影片的官博又发布了影片"档期不变"的正式声明。的确不可否认的是,《叶问4》的档期乌龙,对于该片后续首日的排片以及开画票房成绩,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目前来看,《叶问4》的首日票房成绩极有可能会低于1亿的及格线,相较2016年春季档前作《叶问3》1.4亿的首日成绩将大幅下跌。

毫无疑问,很多影院都还在对本周末新片的格局进行观望,似乎整个电影行业都在等待《八佰》的官宣空降。

增长压倒一切

为什么从一个月前开始,电影局会对贺岁档做出如此大的调整呢?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电影局对现如今的贺岁档格局并不满意。虽然今年年度大盘超越去年已经板上钉钉,甚至能够达到630亿级别,但是如果想要达到650亿票房大盘仍然较为困难,而此次针对贺岁档影片在档期上的重大调整,也极有可能是为了实现2019年年度票房最大化的举措。

截至12月16日,2019年总观影人次仅为16.54亿,对比去年17.18亿的数据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在2019年仅剩15天的情况下,这个数据是很难实现超越的,而这恰恰也是最为要命的。

因此,宏观调控贺岁档影片的档期,以求2019年最后一个月的票房最大化,是整个贺岁档策略的重中之重。

除了对现有影片进行提档、改档操作外,加快对进口批片的审批也是一部分,近半个月以来,批片《惊涛迷局》《教授与疯子》《罗宾汉:起源》《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等多部批片作品接连扎堆定档12月末,而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未来仍将有两部中等体量以上的进口片将空降年内,为2019年大盘/人次增长添砖加瓦,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12月定档的众多批片皆为千万票房量级,难有作为。

所以,空降"失踪影片",或许也成为了挽救2019电影市场的最后稻草。

事实上,这也是今年不少失踪影片的最大作用。

9月中秋档,原本定档的9月12日的《吹哨人》《催眠·裁决》等片纷纷撤档,让这个小长假档期瞬间空旷了下来。因此,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也正是基于这个契机,《小小的愿望》在8月中旬也接到了默许"重新修改可以公映"的通知,令该片进行了重新的配音剪辑,最终在中秋档公映。虽然影片最终2.67亿的票房成绩并不出色,但是仍然给冷淡的9月电影市场贡献了一支力量。

同样,10月中下旬的电影大盘也相对较冷,国庆档影片票房来到了收尾期,《好莱坞往事》突发撤档,而包括《终结者:黑暗命运》等一众好莱坞分账大片又显然也无法撑起整个秋季冷档期持续发热,因此《少年的你》才终获公映绿灯,影片15亿+的票房成绩也算符合行业预期。

现在对贺岁档的拯救,同时也是出于对2019年总观影人次保持不跌的拯救,也许是未来《八佰》最终能获得公映绿灯的最重要原因。而从目前2020年1月寒假档极为空旷的档期环境来看,2020年保增长的重任,可能又要交给贺岁档了。

2019年,撤档大年

从2017年国庆档的《芳华》开始,内地影市重点影片的临时性突发撤档开始变得频繁。2018年清明档的《中邪》、暑期档的《爵迹2》、2019年春节档的《情圣2》,都曾经因为影片内容或主演艺人的负面事件导致被迫撤档。截至目前,除了《芳华》之外,其他三部影片都还没有任何重返市场的机会。而在电影节方面,《一秒钟》(柏林电影节)《六欲天》(戛纳电影节)《解放·终局营救》(FIRST影展)《兰心大剧院》(金鸡电影节)等片也都因为"拷贝水土不服"等技术原因惨遭不测。

而这种"水逆行为"在今年暑期简直发挥到了极致,在短短一周之内,2019年暑期档三强选手《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愿望》都突发性撤档。

9月中秋档期,田羽生《小小的愿望》率先重新剪辑与观众见面,但是部分关键剧情桥段后期重新配音以及重改档期对于之前宣发的热度损失,也让本片的观众口碑大打折扣,最终影片2.66亿的票房成绩与之前业界的预期相差较大。

10月25日《少年的你》再次定档,据悉也进行了2分钟左右的删改。除了影片内容,《少年的你》在宣发层面也采取了几乎零宣传的模式低调进行,甚至不能在票务平台投放票补,以及举办首映礼、发布会、路演活动等最基本的电影宣发活动。好在影片本身具有极高的热度,影片质量也足够出色,最终15亿的票房成绩也基本符合预期。

而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八佰》也是经历了大量的重新剪辑,今年6月初本片也在内部进行了两场小规模的试映,具体删减了哪些段落,也许只能等公映后才能见分晓。而据推测,关键性剧情的删减,也会极大的影响最终成片的质量,这对于前期热度相比《少年的你》来说并不突出的《八佰》,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能够低调上映,或许也已经是此类"失踪"影片目前最好的结局了吧。而如果最终结果如传闻中的那样,2019年内地影市也基本确定可以达到保持观影人次上涨的KPI了。

不过根据我们统计,《八佰》即便最终公映,近两年内地影市仍然存在着10部左右的"失踪影片",注意这里的"失踪影片"指的是经历了突发性撤档或者因种种政策原因无缘公映的影片,因为市场原因撤档或者因为质量原因被电影公司雪藏的影片并不在此列。不知道到2020年时,中国影迷还能不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他们。

已经撤档两次的《征途》也在今天下午正式官宣撤档,而未来伴随着《八佰》的正式官宣,贺岁档以及寒假档的电影格局也将产生进一步的变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