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影产业自救靠啥?有哪些新常态?(下)

电影新技术与疫后全球电影产业链布局变化。

疫情对具有较强社交属性的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全球疫情稍有减缓,影视行业在危机中孕育的变革与进步逐步显现。行业链条全球布局加速,新技术赋能的全球电影行业出现“新常态”。

从2020年3月疫情导致北美AMC与Regal两大院线开始陆续关闭,到流媒体与院线“窗口期”厮杀,再到影院按捺不住宣布2020年7月中旬开始重启,电影产业各群体力量此消彼长。

其实不仅是在影视作品的发行端,其生产端也在经历变革。尤其是在严格控制社交距离情况下,如何如期拍摄、制作完成大量影视作品满足居家消费的市场需求,成为影视从业者避不开的难题。

于是我们发现,沉寂许久的虚拟技术开始发力,云上让全球化协作生产大放异彩,影视作品拍摄国际化加速发展。疫情中影视行业出现的新常态,有些也将在疫后延续。

老技术、新应用

疫情使欧美一系列影视作品拍摄按下了暂停键,其中就包括华纳兄弟的《蝙蝠侠》与派拉蒙影业的《碟中谍7》。原定2021年下半年上映的《碟中谍7》今年2月在威尼斯开机,之后不久由于疫情停拍。

影视行业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疫后影视作品如何制作呈现的问题。现在来看,虚拟制作成为影视行业重启拍摄的有力助手,且云上共享可以连接全球团队,进行云上同时办公。

1. 虚拟\现实制作融合

如今,视觉特效在电影和电视剧后期制作中比重明显增加。通过镜头在实景中拍摄的内容与后期几个月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效果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对导演的想象力与预判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虚拟生产正是可以将这两个场景实时连接起来的技术。

虚拟生产可以运用表演捕捉技术,与演员实时动作结合,即时渲染呈现。这意味着从故事设计到人物呈现,所有数字世界构建都提前完成并叠加到真人真实的世界上。

在后疫情时代,这种虚拟制作成为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方法。

虚拟生产可以减少剧组飞行成本,降低感染风险,导演可以通过后期轻松改变演员的发色等内容。电影制作人可以创造全方位的镜头,而不需要把演员或者制作组整个塞进现场,减少感染风险。

多次获得奥斯卡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新西兰特效制作公司Weta Digital视效制片员工介绍,制片可以在新西兰创造电影场景,远在西班牙的导演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头盔设计电影拍摄,且远在伦敦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实时指挥演员的位置。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革新以及AI技术的应用,虚拟制作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使虚拟制作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例如,在2001年上映的Final Fantasy《最终幻想》电影制作成本在剔除通胀因素后约为今天的2亿美元。如果电影约为100分钟,则每分钟制作成本在200万美元左右。

2014年上映的Construct《构建》制作成本大约在每分钟40万美元,在短短十几年内,虚拟电影制作成本降低了大约80%。《建构》导演Kevin Margo认为,如果今天再次用虚拟技术制作一部60分钟的电影,成本可能仅为150万美元,相当于一集权力的游戏的成本。

大量重复的场景和人物动作可以通过AI技术等虚拟合成实现,大大降低了电影的生产制作成本。

2. LED墙与游戏元素

英国多媒体公司Rebellion的电影部门主要生产漫画书、视频游戏、电影和视觉效果服务。该公司目前正借助其在视频游戏领域优势,将游戏场景转化应用到电影拍摄制作中。

Rebellion公司的电影电视制作发行负责人Ben Smith以在希腊帕台农神庙拍摄日落打斗场景为例介绍说,传统上,由于制作成本和拍摄时限问题,拍摄会很困难。但通过游戏引擎创建帕台农神庙可以优化流程,导演可以使用LED (3-D)墙壁环境拍摄场景,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精力完全释放出来,专注于故事和角色,而不用承担后期技术负担。

同样,当前美剧Good Trouble《麻烦一家人》也在通过这一技术进行拍摄。因为电视剧展现的是洛杉矶的生活,但由于疫情不可能完成在洛杉矶的拍摄,剧组转而向热门视频游戏Fortnite提供软件支持的公司寻求帮助,并通过数字技术搭建如皇宫剧院等洛杉矶地标。

演员在场外的实景拍摄任务转移到棚中,影棚内建筑的真实影像将投射在演员身后巨大的LED屏幕墙上。

这种虚拟生产并不新鲜,但电子游戏发展为这项技术注入新活力,且已经远远超出了绿幕的应用范围。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在投影到LED屏幕上的3D环境中实时互动,而不是在静态的空白屏幕上表演。

疫后影视行业常态

疫后,各国的防疫政策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动,影视行业也随之做出改变。疫情防控的要求使得人员高度聚集的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头疼,但各大影视公司在疫情中进行探索,电影拍摄、制作、发行等方面出现新常态。

首先,拍摄全球布局加速。

欧洲在全球电影产业链中绝对是不可替代的一环。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权威、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三个电影节都在欧洲,欧洲基本每个国家都有全球知名的影视基地或是全球知名电影取景地。

随着欧洲疫情趋缓,作为电影文化重心的欧洲各国争相为全球电影生产制作开绿灯。

在美国拍摄需求不减情况下,全球化拍摄制作已经成为其分散风险的首要选择,这也将极大刺激电影拍摄产业链全球化布局进度。

其次,技术赋能后期特效制作,电影产业需寻找虚拟现实新平衡。

北美院线联盟高级媒体分析师Jeff Bock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电影行业将会出现更少的拍摄地点,这就增加了对视觉特效的疯狂依赖。

虽然当前电影特效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不可否认特效制作的繁琐复杂仍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影“现实”呈现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因炫“效”而扑街的影片更不少。

技术赋能后,如何平衡技术带来的“未来感”与当下的“真实感”成为摆在导演面前的矛盾点,如何利用特效,服务于故事剧情与电影本身,掌握好虚拟与现实的新平衡,也将成为疫后所摄制的电影能否成功的标志。

再次,技术代替人力的岗位冲击波。

疫后,小团队高效率作战将成为影视作品制作的新常态。疫情防控要求最多的是社交距离,因而对于以往大团队制作,全体剧组人员一窝蜂挤在拍摄现场的场景或许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看到。除了剧组核心成员外,作为辅助职位的助理等人员将不会出现在片场。

可以想象,在大量应用技术后,尤其是当人们发现机器更便宜、效率更高且更方便时,失业潮将会来临。

笔者认为,其实需要担心的并不是疫情期间的失业潮,更应当关注疫情过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人力冲击。疫后,电影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从人力向技术转变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失去的工作岗位很难恢复。

影视行业以拍摄为核心的团队与以技术为核心的团队力量与地位将更加均衡,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压缩,未来几年,大量助理工作岗位将减少。

最后,电影发布渠道各方角力将持续。

疫后电影院将加速开放,但消费者信心恢复却是个缓慢的过程。礼德律师事务所预计影视行业至少要到2021年才能恢复常态。而疫后的影片发行方式,是走院线还是数字点播将是影视公司面临的选择。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不论是传统影视公司还是新兴流媒体服务公司,还将与传统院线、电影节等大打口水仗。即便“窗口期”无法取消,缩短“窗口期”也是未来可期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