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最快破3000万票房记录,《兴安岭猎人传说》构建“东北灵异世界”?

网络电影《兴安岭猎人传说》如今已经“爆了”,并且,有望冲击本年度网络电影top1。

腾讯视频独播的网络电影《兴安岭猎人传说》,上线24小时站内专辑播放量即破5000万,抖音话题播放量破12亿。首日分账票房突破557万元、两天票房破1000万,八天即成为本年度首部破3024万的网络电影……至今,豆瓣评分6.1,当属网络电影豆瓣评分top列表中居于前列的优质作品。

兴安岭猎人传说1

(数据来源:灯塔 专业版)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 网络电影《兴安岭猎人传说》如今已经“爆了”,并且,有望冲击本年度网络电影top1。在“后疫情时代”,院线电影势头回归的前提条件下,网络电影此番以优质故事内核吸引观众观影,无疑为更多网络电影从业者坚定深耕内容、积极创作的初心,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兴安岭猎人传说》上线5天之际,娱乐独角兽独家专访了这部作品的导演刘轩狄和编剧崔走召,听他们聊了聊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二人作为文娱内容创作者的初心。

新尝试带来好反响,

好故事离不开沉淀

“这个片子,其实是一个‘实验性’的作品。”编剧崔走召和导演刘轩狄直言,二人最初并没想过这个更具“尝试”意味的作品能带来多少票房,更多的则是试图从影视语言和内容表现手法上,与此前的作品有所分别的“试水”之举。

导演刘轩狄分享称,从兔子洞牵头立项《兴安岭猎人传说》之初, 他和编剧崔走召就一致认为,这或许“能玩出点新的东西来”。后来,在实际筹备工作中,他们通过查询看到的“江湖黑话”、风土民情的资料,以及在东北地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传说、地方戏曲,都成为了他们创作过程中“玩”起来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也并非时时刻刻都是令人愉悦的“玩起来”的状态。导演刘轩狄坦言,《兴安岭猎人传说》的拍摄经历其实“挺惨的”。“我们最初的构想,是想以东北最有标志性的那种‘大雪封山’为故事背景,画面呈现上也是东北林子的那种感觉。但奈何碰上了‘疫情’,我们停工了几个月。但复工后,东北的雪都化了。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去南方的横店还有临沂拍了这部作品。”《兴安岭猎人传说》中,其实取材了横店及临沂两个拍摄地的景致,最终在影片的实际呈现中,山上的老林子和民俗气息浓郁的村子的场景才得以实现“有机结合”。

编剧崔走召和导演刘轩狄的创作理念十分契合,两人彼此配合的默契也可在采访中窥见一斑。二人从15年、16年就已入行进行创作了,而今,两个人聊得最多的却还是希望能够“讲好故事”。崔走召表示, 虽然在创作之初并未明确对这部作品的票房期待,但如今看到了当初的“用心”得到了认可、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也确实很开心。但在开心之余,也不免有更深层的思考。

文娱作品“追高”的现象屡见不鲜,也正因此而催生了文娱作品同质化的现象。然而,想要用同一类型或相似故事反复赢得观众的心,却并非易事。对此,崔走召也有他的见解:“可能,(当一部‘爆款’面世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再出现一些同类型的作品。但就像那天常斌总发的朋友圈所说,作为从业者, 我们也由衷希望整个行业能够静下心来,多花一些时间创作好作品,而不是去批量化生产内容。”

IP最初都是“原创”,

“东北灵异世界”潜力十足

“终于轮到我了。”入驻虎扑首发帖子那天,崔走召刚好喝了点小酒,于是,一句鲜活且极具互动趣味的动态就这么出现在了网友们的视野中。

曾经在网络文学领域有过积淀的崔走召,似乎对网络用户的喜好自有其见解。而自己花了十年时间对于东北地域的民俗、风土等脉络的沉淀,以及他写过的超千万字的文学作品,于网络电影的创作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

“怎么说呢,我们老崔家的人可能搁家都喜欢聊些有的没的,小时候爷爷奶奶讲的害怕的故事,(长)大了以后反而印象特别深刻。”崔走召操着浓郁的东北口音,半开玩笑的介绍了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小到大对于充满神秘色彩的东北传说或主动或被动的积累。

从网络文学到网络电影,崔走召笔下灵动且自成一派的“东北灵异世界”,令其粉丝们印象深刻。面对有从业者称赞《兴安岭猎人传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非IP网络电影的胜利”的美誉。崔走召则表示,所有的IP都是从“原创”开始的。

“有IP加持就会天生自带话题,这确实是一个基础。”崔走召与娱乐独角兽分享了他所架构的“世界观”,并以《兴安岭猎人传说》为例,他更希望这个概念未来会成为一个“IP”。“最开始,我们就给它构架了一个比较大的世界观,并且,在未来的一两年里,会对这个架构进行持续性的开发。我们现在也在跟出品方,就这件事进行沟通。”

网络电影作品如果能够有“IP”加持,便会自带对观众的吸引力。崔走召和刘轩狄这个“二人组”则自带原创能力,甚至有更宏大的构想与内容搭建设想。 在原创能力与整体布局兼具的前提下,将产出的优质内容IP化并再为内容创作延展赋能,实现起来似乎并不遥远。毕竟,他们的创作初心既单纯又直接:“我俩就想用心‘弄’出一点‘好东西’,拍出一些好电影。”

如今,两个人的北侠影业也算“开了张”,他们对这家新公司的规划十分清晰,对于这家公司产出的作品也很有要求。虽然,以前的一些作品,在现在看来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遗憾。但现在要做到的则是争取一部一部越来越好,也争取让作品里的遗憾越来越少。

网络电影创作者也可以“有态度”

“网络电影成本少、周期短,确实会造成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会争取尽量把故事讲好,是目前而言最重要的。”导演刘轩狄如是说。

夹杂在网友对《兴安岭猎人传说》的肯定中,也有一些网友对这部作品中的特效部分提出了质疑。对此,刘轩狄直言,自己确实没有将特效作为这部电影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创作者他认为重中之重是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出来。

从最初的作品筹备,再加上9个月的拍摄、制作,刘轩狄及崔走召投入在《兴安岭猎人传说》上的精力可想而知。或许,在影片的特效及其他细节上,仍有提升的空间,但在故事的架构和一些“巧思”上来看,《兴安岭猎人传说》作为一个头尾完整、引人思考的网络电影而言,无疑是成功的。

刘轩狄是自己剪辑的《兴安岭猎人传说》,拍摄过程中的画面构图及创意,几乎都是他在拍摄前自己提前构想好的内容,然后,再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

在内容的巧思上,崔走召还举了一个例子——影片中出现的二人转经典曲目《包公断后》。这一出“狸猫换太子”的选段,与《兴安岭猎人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脉络彼此呼应,也暗预了影片中幕后黑手的身世故事……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是发自内心喜欢东北的民俗文化。这些地方戏曲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所以,当我们做电影的时候,自然就联想起了我们曾经接收的这些信息,并且想要通过影视语言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来。”在刘轩狄和崔走召心目中,他们所创作的影视作品中,东北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是从“骨子”里自然流淌的创作要点。

刘轩狄对网络电影的创作有自己的追求和态度, 在他看来网络电影倘若只打“视觉系”看点有其局限性,而影视作品的故事内核则是自己作为从业者所最看重的要点。“无论是观影人群还是制作体量,现在的网络电影已经不像发展最初的样子了。如今的观影观众品味比较高,他们对好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认为,网络电影剧本是‘根’,好故事会是能够留住观众的竞争力所在。而我们今年刚做的北侠影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这些。”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在片场忙碌了一天的崔走召在电话那头,感慨道:“如今的网络电影工业化其实有工业化的优点,但是,我俩更希望能够成为‘手艺人’。等到七老八十了再看之前拍过的片子,可以有资本跟自己的孩子们说道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