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采购价飙至数百万美元,非好莱坞电影「掘金」中国进行时

非好莱坞进口片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每年都有新亮点的市场氛围。

印度电影在 2018 年度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延续了前一年《摔跤吧 ! 爸爸》的辉煌 , 而且更呈现出类型和题材的丰富多样性 , 从单部影片的异军突起逐渐形成全面开花的良性发展局面。

2018 还未结束 , 已经有 4 部印度电影取得过亿票房 , 其中《神秘巨星》7.47 亿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85 亿 ,《起跑线》2.1 亿 ,《嗝嗝老师》1.48 亿。紧随其后的是 3 部千万量级的印度影片《厕所英雄》《巴霍巴利王 2: 终结》和《苏丹》。这 7 部影片中 , 有 5 部猫眼评分 9 分以上 ,6 部豆瓣评分 7 分以上 , 可以说 , 印度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呈现出了集体攀升的态势。

2018 年上映的主要非好莱坞进口片( 仅供参考 )

在距离 2018 年结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 , 一部名为《老爸 102 岁》的印度影片即将在 11 月 30 日与观众见面 , 这是今年即将上映的第 8 部印度电影 , 而紧随其后的《印度合伙人》等影片也有望在年内上映。

不仅是印度电影 , 在非好莱坞电影的整体序列中 , 以《小偷家族》为代表的日本真人电影呈现出亮眼的表现 , 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影片表现也可圈可点。同时 , 更多艺术影片也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支持下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增长。而当国内观众见惯了好莱坞一如既往的高概念、强特效、全明星阵容之后 , 它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弱化。

阿米尔 · 汗撑场印度进口片

从个体突破到全面开花

面对当前印度电影在市场上的火爆 , 许多业内人士纷纷寻找原因。

北京华星 UME 影城经理刘晖和浙江星光院线总经理富海芳都谈起一部名为《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印度电影 , 他们认为 , 印度电影在我国电影市场上的热闹景象早在 2010 年前后《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互联网上取得超高热度 , 并于 2011 年底在国内上映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强烈征兆。去年国内上映的《摔跤吧 ! 爸爸》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的主演同为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 · 汗 , 这也延续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此前的热度 , 并在此基础上呈现票房井喷 , 一跃将印度电影单片市场推高到十亿量级以上。

刘晖认为,单从《三傻大闹宝莱坞》说起印度电影在我国市场上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 其实印度影片早期也是有群众基础的 , 不仅是《三傻大闹宝莱坞》, 国内观众对印度影片并没有那么陌生 , 像《大篷车》这样的印度影片 , 很多老观众可能都是有印象的 "。

在早期的市场基础之上 , 再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互联网发酵的热度 , 以及《我的个神啊》过亿票房的强劲表现和《摔跤吧 ! 爸爸》在电影市场上取得的超高票房和口碑 , 印度电影接续并发展了早期在国内拥有的诸多观众群。

富海芳将印度电影近年在我国市场上的表现称之为 " 一部电影、一个影人带动多部影片发展的典型 ", 他认为 " 如果说《三傻大闹宝莱坞》只是网络上热 ,《我的个神啊》过亿票房算是进一步铺垫 , 那么印度电影应该从《摔跤吧 ! 爸爸》开始真正让国人关注了 , 我想很多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第一时间会在网上找阿米尔 · 汗其他的片子观摩 , 看得不够再会找其他的印度影片看 , 这大概就是一部影片带动一个国家电影的成功的案例 "。

在采访中 , 奋战在一线的影院经理、负责人大多都提到《摔跤吧 ! 爸爸》对印度电影的整体提升 , 刘晖说 :"《摔跤吧 ! 爸爸》达到一个顶峰 , 而且当时上映恰逢淡季 , 同期没有超强竞争力的影片与之抗衡 , 在加上这部电影的口碑超高 , 这样一个情况下 , 市场空间和口碑带动它取得了一个‘顶点’成绩。"

市场行情水涨船高

印度电影并非性价比最高的买断片

印度电影的巨大潜力带动了整个印度进口影片市场 , 这对诸多片方来说也是一个强大的诱惑。猫眼娱乐的翁凯负责本月底即将上映的印度电影《老爸 102 岁》的版权购买 , 面对诸多不同风格类型的印度电影 , 翁凯和他的团队基于猫眼大数据方面的优势 , 有一系列机制判断一部印度影片能否引发观众兴趣 , 而翁凯看片后的第一判断就是简单的两个字—— " 能行 "。

印度电影的密集上映 , 刘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它相对于好莱坞影片的价格优势 ," 相对于好莱坞影片 , 甚至是许多其他国家影片而言 , 印度电影的购片成本性价比非常高 , 从收益比出发 , 市场和片方自然会选择更加赚钱的电影 , 这就导致了整个市场上印度电影的数量好像一下子增加了。"

那么 , 印度电影的购片成本真的很低吗 ?

翁凯告诉记者 ," 今时不同往日 ", 几年内包括印度电影在内的一众非好莱坞进口片的整体价格水准全部在增长 ," 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爆发让国外发行商看到了商机 , 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判断提升 , 单片的售卖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

虽然合作方式不尽相同 : 是买断全片院线版权还是包括新媒体版权一同打包 , 甚至包含商业合作授权。不同合作方式带来的是分账方式、购买方式的差异。但不管何种合作方式和分账模式 ,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 ," 买断片真的涨价了 "。翁凯感叹 ," 几年前还经常发生十几万、几十万美金买断一个片子 , 如今再没有那个情况了。没有一两百万美金 , 很多片子根本谈都不用谈。" 同时 , 翁凯也强调 ," 整个买断片市场行情都是如此 , 并非只有印度电影在涨价 "。

该哭哭 , 该笑笑

印度电影满足国内观众心理需求

既然不如业内想象的 " 高性价比 ", 那为什么印度电影的热度仍旧居高不下 , 成为选片人的重要阵地呢 ?

富海芳总结了印度电影的几大特点 ," 关注现实 , 故事性强 , 演员具备专业素质 , 电影工业水准较为成熟 "。

翁凯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电影情感表达更加直接 , 符合国内观众心理需求 ," 不同于欧洲电影的理性、克制 , 观察目前国内上映的印度电影 , 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情绪非常到位 , 不管是《摔跤吧 ! 爸爸》还是《神秘巨星》, 包括《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些片子 , 该让观众哭的时候 , 就一定会让观众哭出来 , 这个情绪会非常明确 , 让观众得到释放。而这一点也正好符合国内观众的心理。"

《摔跤吧!爸爸》剧照

从这一点来看 , 翁凯认为印度电影与国人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情绪共通点 , 有了这一点 , 就有了实现票房转化率的最关键一步。他总结了观众称赞和推荐一部电影的最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 观众评价一部影片好看的常见表达是‘这电影太好看了 , 我都哭了’ , 或者‘这电影特别好看 , 笑死我了’ , 他们向别人推荐一部电影的原因也经常是这两句 "。对于如何真正实现票房转化 , 用翁凯的话说 ," 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 这比任何评价都更加简单有效 "。

当然并不是所有印度电影都如翁凯所说 , 但就目前国内市场引进的印度电影来看 , 似乎确实如此。" 我觉得印度电影受到我国观众欢迎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印度的载歌载舞 , 而是我们引进的这些印度电影经过层层筛选 , 大多都是从小人物出发的励志电影 , 这很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从《摔跤吧 ! 爸爸》开始到《起跑线》都是这种风格。" 中影星美院线宣发部副经理杨帆分析。

《起跑线》剧照

金逸珠江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的看法与杨帆一致 , 印度电影并不是从整体上都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需求 , 而是我们有选择地从中挑选出与我们国情、观众喜好相契合的影片。" 我们主要引进的是北印度的宝莱坞的片子 , 它已经有意减少了歌舞场面 , 或者有的是删减完歌舞之后在国内上映。整体来说 , 宝莱坞的电影会比较关注社会问题 , 这些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引发我国观众的共鸣 , 所以这类影片会比较受欢迎。但南印度片就是传统的歌舞片 , 比如《巴霍巴利王 2》表现就会相对比较弱一点 , 在千万左右。整体说来 , 北印度电影在歌舞上比较节制 , 也更符合普通观众的审美。"

显然 , 此次翁凯选择的《老爸 102 岁》也是谢世明口中的 " 北印度 " 电影 , 没有过多歌舞场面 , 触及养老、人生态度等多个社会问题 , 影片情绪饱满直给。片中饰演 102 岁父亲的是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达普 · 巴强 , 这位 76 岁的演员被阿米尔 · 汗称之为 " 一生的偶像 ", 他在片中扮演要把自己儿子送进养老院的叛逆老爸 , 另一位宝莱坞著名演员里希 · 卡普尔则饰演了他 75 岁的 " 佛系儿子 "。影片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 探讨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的问题。

翁凯对影片自信满满 ," 我看到剧情梗概的时候就被吸引了 , 因为这个片子的立意实在是非常新颖 , 国内目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题材。整个片子的基调是温暖感人的 , 看完之后会让人想要给父母打个电话 , 当然片中也出现了不少让人感动落泪的地方 "。

市场发展带来红利

外语艺术片有了更大空间

今年以《三块广告牌》《小偷家族》等为代表的外语艺术片在市场上取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 口碑对票房的拉动力持续增强。

回想 6 年前 ,2012 年底在国内上映的黑白艺术片《艺术家》, 作为获得第 84 届奥斯卡 5 项大奖以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的影片 , 票房勉强 400 余万。

6 年过去 , 获得第 71 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票房近亿元。

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 , 并斩获第 74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三块广告牌》由艺联发行 , 最终票房近 6500 万。

《三块广告牌》剧照

这些获奖艺术片在市场上取得优秀成绩 , 纵然得益于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红利 ,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 , 品质与口碑对票房成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 观众的鉴别力正在不断提升。同时 ,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 简称 " 艺联 " ) 的诞生 , 也为这些艺术片的发行放映提供了更加长线稳定的放映和成本回收渠道。

《三块广告牌》是目前艺联发行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 艺联选片人王笑楠将这部影片的成功归结为 " 有天时地利因素 , 比如定档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夕 , 在宣传上得到了充分的预热 "。

在艺联的发行放映中 ,《三块广告牌》成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 王笑楠更愿意将之称为 " 一个专线发行优势凸显的案例 ", 她将这种发行放映方式总结为 " 专线突破 , 全面铺开 "。

王笑楠详细介绍了这个案例 : 影片 3 月 2 日首先在全国艺联加盟影厅进行专线放映 , 首周末 3 天上座率皆突破 40%, 最高达到 53%, 票房突破 1500 万元。随后扩大放映范围 , 在艺联发起单位的华夏联合院线、万达院线、安乐影业旗下影城和首批加盟单位幸福蓝海院线、卢米埃影业旗下影城等的进行了全线上映。

截至 3 月 27 日 ,《三块广告牌》票房突破 6300 万 , 创造了全国艺联发行放映影片的最好成绩。这种 " 先限量 , 后扩映 " 的放映方式 , 在美国被称为 " 平台发行 ", 是美国独立电影广泛采取的发行方式。

许多业内人士都看到了艺联在放映艺术片上的特点和优势 , 刘晖认为艺联的诞生推动了许多非商业片的发展 ," 有很多质量很好的片子在艺联得到了长线的推广和放映 , 为市场增添了活力 , 而且不仅是国外艺术片 , 许多国内艺术影片也会选择艺联的平台 "。

对于艺联在艺术片放映上的优势 , 谢世明作了详细的总结 ," 艺联放映周期比普通影院要久 , 而且它对放映场次和黄金场都有明确的要求 , 这就保证了影片的排片 , 避免艺术片和普通影片同期上会被挤占排片的情况 "。同时 , 谢世明对适合艺联放映的影片作了简单归类 ," 一些优质但是相对小众的片子 , 如果全国发行 , 投入的宣发成本会更高 , 而且也不一定会取得很高的排片。但如果拿到艺联去放 , 就会有强制场次的要求 , 至少排片是有保证的 , 成本也相对小一些 , 整体是比较合适的。"

面对当前以票房衡量市场表现的行为 , 艺联选片人王笑楠为我们算了一笔账 ," 相对于总票房 , 我们做艺术片放映更看中的是投入产出比 , 比如同是奥斯卡获奖片 , 且在同一档期上映的《水形物语》和《三块广告牌》, 虽然前者比后者票房多了三分之一 , 但它是相当于后者十多倍的银幕数的产出 , 这样一比较 , 投入产出比就显而易见了 "。

《水形物语》剧照

非好莱坞影片在国内市场的崛起意味着观众的口味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 , 与此同时 , 艺联为这种多元影片提供了更多的放映选择。

业内人士对艺联的出现 , 无一例外表现出欢欣鼓舞的迎接姿态。富海芳总结了艺联放映的独特之处 ," 关键是差异化 , 唯一性 , 稀缺性。传统院线发行放映的影片没有差异 , 观众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 , 也就不稀罕了。电影发展那么多年 , 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有素质、有要求、懂欣赏的观众 , 特别是国际大奖上获奖的影片一般渠道看不到 ,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商业影片看多了换换清淡的高雅的口味也是好的。观众不管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 , 是真看得懂还是假装看懂 , 都是好事 "。

日本、意大利等小语种影片百花齐放

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日本真人电影今年出现了一个市场表现制高点 ,《小偷家族》票房 9674 万 , 打破去年《银魂真人版》8143 万的票房纪录 , 成为目前在我国电影市场上票房成绩最高的日本真人电影 , 同时 , 从数量上看 , 相较于去年仅有 3 部过千万真人电影 , 今年这个数字倍数增长到 6 部。排名第二的《镰仓物语》也取得了接近 5000 万的成绩 ,《浪矢解忧杂货店》《恋爱回旋》《昼颜》《生存家族》等真人影片紧随其后 , 都取得了过千万票房。

本年度日本动画电影的市场成绩也相较于去年有明显提升 , 去年日本电影只有《哆啦 A 梦 : 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这部票房最高的影片 , 取得了 1.48 亿成绩。今年过亿的日本动画增加到两部 , 其中《哆啦 A 梦 : 大雄的金银岛》2.09 亿 ,《名侦探柯南 : 零的执行人》1.20 亿。

2017-2018 年度上映日本影片对照( 仅供参考 )

日本电影的良好市场表现一方面是今年遇上日本创作的小高峰 , 另一方面 , 市场容量、银幕数量的增加也都是重要原因。刘晖认为,近年银幕数量的扩张 , 对影片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 对影片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 这给了日本、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不同国家影片以表现空间。同时 , 谢世明也谈到了今年好莱坞恰逢 " 小年 ", 强势大片不多 , 留下了足够的市场空间给其他影片。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 促成了非好莱坞进口片今年的市场繁荣。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 , 国内观众见识到了诸多充满异域色彩的电影作品 , 去年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最终拿下 2.7 亿成绩 ; 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以小博大 , 在电影市场上取得 1.72 亿票房。今年除了印度电影的超速繁荣与日本电影的亮眼表现 , 意大利电影也出现了一部不容忽视的影片——《完美陌生人》, 相比去年没有一部意大利影片过千万 , 这部《完美陌生人》5350 万的票房可谓引人注目。

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剧照

法国电影《的士速递 5》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 斩获超 3000 万票房 ,《大坏狐狸的故事》这样的法国动画电影同样受到国内观众喜爱 , 获得超 1600 万票房。

俄罗斯动画电影《冰雪女王 3: 火与冰》有前作观众基础 , 收获超 7000 万票房 ,《花滑女王》取得 1700 余万成绩。非好莱坞进口片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每年都有新亮点的市场氛围。西班牙电影《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狗狗的疯狂假期》, 德国动画电影《第七个小矮人》等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采访中 , 许多业内人士都提到了好莱坞电影类型单一的问题 , 刘晖和杨帆认为观众对单一类型的好莱坞产生审美疲劳 , 而非好莱坞进口影片的出现调节了这种单一口味。

谢世明提到小语种影片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 小语种批片的数量本来就少 , 能够被引进的都是经过电影人精挑细选的 , 口碑高且品质好的那些影片 , 这样一来 , 上映后一般都会取得不错的表现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