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本土特效诞生记:一场上天入地的冒险之旅

《流浪地球》对于本土特效公司来说无疑是积累经验的难得机遇,电影的巨大成功也有望让更多国产科幻片受益。

2018年12月28日凌晨。

郭帆在朋友圈里感慨,《流浪地球》的一个特效镜头他已经修改了249版。

按照每版平均要回复3分钟的修改意见来计算,这意味着他在这一个镜头上仅反馈意见就花了747分钟,整整快13个小时。

彼时距离影片的北京首映礼只剩下一个月时间,而《流浪地球》背后的主要特效公司之一MORE VFX,在郭帆对影片质量的坚持下临危受命,又接下了塞过来的几十个高难度镜头。

“当时导演实在没办法了。本来他想让我们帮忙消化掉最后一场戏的100多个镜头,但我们内部的制作工作也还没有完成,最终只能把里面最难的33个纯CG镜头解决掉。”MORE VFX创始人之一、公司内负责《流浪地球》项目的视效制片人蔡猛向数娱梦工厂回忆。

当时,如潮好评尚未降临到这部首部国产科幻大片上。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特效,成为《流浪地球》冲破黎明前的最后一点黑暗。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只国内观众赞叹《流浪地球》恢弘大气的视觉奇观,美国影视媒体TheVerge的一篇评论文章更是不吝赞美,认为导演赋予这部电影一种令人惊讶的庄严感,影片对电影特效的艺术功能和对纯粹美感的关注,令人难忘。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流浪地球》2003个特效镜头中的75%由国内公司制作完成。但没多少人了解,那些幽深而瑰丽的宇宙远景、那些千里冰封的末日景象、那些澎湃壮丽的冲天光柱,是如何在极为有限的预算下艰难诞生。

MORE VFX和橙视觉,作为《流浪地球》背后主要的国内特效公司,承担了包含大量S级镜头在内的约1500个特效镜头,另外两家主要的参与方则是韩国的Dexter(中韩两方共同制作)以及总部位于德国的Pixomondo(中德公司共同制作)。

这也注定了《流浪地球》带给国内特效产业的意义非同一般。

一部大片电影带动起特效产业链的案例,在电影工业史上并不鲜见。上世纪的《星球大战》让背后的工业光魔奠定了业界顶尖地位,21世纪初的《指环王》三部曲也让维塔数码一战成名……

《流浪地球》对于本土特效公司来说无疑是积累经验的难得机遇,电影的巨大成功也有望让更多国产科幻片受益。对国内特效产业来说,《流浪地球》能否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

国内科幻特效,

总需要有第一个人去做

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将《流浪地球》比作一场上天入地的冒险,但他知道,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人的心中尚存疑惑。

而郭帆在预备接受这场挑战的时候,已经尽其所能。

这样的准备体现在特效方面,《流浪地球》特效总监丁燕来印象尤为深刻。2009年,他与郭帆初次合作《李献计历险记》之时,郭帆就向他提出过想要做科幻片的想法。

2015年底,二人再次合作《你好!疯子》期间,郭帆告诉丁燕来后面可能有机会拍摄《流浪地球》。彼时的丁燕来并未多想,只当做是朋友间的闲聊,“因为从当时的技术以及环境来看,科幻片这座大山还挺难逾越的。”

但等到真正进入筹备和创作阶段,丁燕来发现这些年郭帆为了拍摄科幻片学习了大量的特效知识,为后面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很多沟通障碍。

当时郭帆正在准备《流浪地球》的剧本大纲。除了丁燕来这位相交已久的特效帮手,他还拉来了此前在《同桌的你》负责故事板创作的张勃,希望后者为影片绘制全片故事板。

这在张勃的经验里也是第一次。出于对科幻题材的喜爱,张勃还揽下了概念设计指导之职。后来,《流浪地球》的分镜头手稿就多达8000张。

2016年年初,《流浪地球》正式开启了剧本创作。丁燕来、概念设计张勃、美术指导郜昂开始频繁碰头开会,特效镜头的设计、有关特效的拍摄方案,都要求特效工作尽量前置,在前期与概念设计的同事充分沟通交流。

(影片最后一幕概念设计修改意见过程)

在最早的设想中,郭帆2016年中的那趟好莱坞之行,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另一方面是想让国外顶尖的特效公司承担影片中最复杂的一部分S级镜头。

但事实证明,好莱坞一个10秒左右的S级镜头,报价高达20万美元左右,用郭帆的话来说,“最便宜的价格也承受不起。”

好在从一开始,郭帆就没有打算全部找好莱坞团队。

这不仅是出于经费的考量。郭帆的一句话让丁燕来印象深刻:我们如果永远让好莱坞或者其他国家参与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的话,那中国永远没有走过这趟流程,永远无法建立起这部分的工业体系,总需要有第一个人去做。

2018年3月,后期制作正式启动。巨大的工作量使丁燕来和郭帆只能对接橙视觉、MORE VFX、Dexter、Pixomondo等这4家主力特效公司,这4家又找了大概10家外包团队,形成了以丁燕来为项目总体视效总监,其他公司各有1-2名视效总监的特效队伍。

在《流浪地球》之前,丁燕来创立的橙视觉和MORE VFX两家本土特效公司并未接触过科幻题材影片,橙视觉的代表作品有《无名之辈》《幕后玩家》《李献计历险记》等,而MORE VFX的代表作包括《一出好戏》《西游记女儿国》《悟空传》等。

最终,橙视觉承担了近700个特效镜头,MORE VFX承担了800多个,这两家国内本土特效团队拿下了1500个左右的特效镜头。

《流浪地球》的特效难度

接近《变形金刚4》

“想接、敢接、喜欢。”

提起当初为什么敢于接下《流浪地球》项目,MORE VFX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公司该项目视效制片人蔡猛回答得干脆利落,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能参与这样一个大体量的硬科幻题材,对于本土特效公司来说太难得了。

但接下如此大体量的特效工作,无异于特效公司的噩梦。

《流浪地球》中有一幕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镜头从刘启、韩朵朵兄妹的运载车一路提拉到整个矿区、发动机引擎,随后越过发动机喷射的等离子蓝色光柱,最后镜头进入了外太空,直接俯瞰整个地表,甚至带到了刘培强所在的空间站。电影也依靠这个镜头完成了第一次叙事转换。

但大概没多少人知道,这个镜头超过2000帧,光一帧就要渲染20个小时,仅前期预览就有48版,MORE VFX200多名员工为其耗费了近一年时间。

连画出8000多张手稿的张勃都在始终担心,这样一个资产量和空间跨度都巨大无比的镜头,会不会在后期制作时被拿掉?

“这个镜头最开始是3000多帧,最后收片时是2000多帧。制作期间导演要求我们不停地从局部看到整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镜头,不仅要体现引擎、矿坑的比例和空间位置,还要解决整个矿区包括周边破损的环境,再加上成百上千的运载车以及内部无数个结构和部件,仅地面上的小石子我们就铺了100亿个。”MORE VFX负责该项目的制片统筹魏玉青回忆。

诸如此类的挑战很多。发动机的引擎火焰高度达到了六七万公里,制作过程中一段路程上的资产(指实物模型的造型和质感等)就有几百台车、几万个路面设施,要如何根据画面、根据导演的要求去随时调整?“比如说这一条路面上这几个墩子或者这么多路灯,这些灯是怎么做出差异性的,这都是我们在这个项目中需要去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魏玉青表示。

MORE VFX的视效总监赵浩强,此前曾参与过《环太平洋》和《变形金刚4》等项目的特效,他认为《流浪地球》在CG环境、特效破碎和画面气氛上的制作难度已经和这些好莱坞项目相当接近。

“一方面是体量问题,《流浪地球》体量太大了,从宏观到微观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之前我接触到的东西虽然体积很大,但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可控;另外从美术上来说,《流浪地球》有些画面你没办法找到很好的参照物。譬如说做发动机这个资产,发动机比珠峰还要高2000米,按照30公里的直径来算,需要上百台航空母舰排成一列,你可以想象它里面的细节有多少,它的比例跟环境的比例,跟天空云的比例,我只能找珠峰的图片当成它的参照物去制作。”赵浩强表示。

(《流浪地球》海报上的细节)

作为一家拥有300余员工的特效制作公司,此次MORE VFX可谓举全北京分部之力撑起了影片40%共计800多个特效镜头。其中内部制作400多个,除了前文提到的长镜头,还包括行星发动机、围绕发动机的一些场景、开篇的冰封北京城、影片最后点燃木星后冲击地球以及刘启进入发动机内部重启点火核心等纯CG高难度镜头。

(行星发动机全景海报,图片完整版大小为110M)

MORE VFX项目灯光组组长乔悦感慨,每个场景都有上万盏灯光,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前期的整合大场景简化资产,到后期的优化灯光缩短渲染时间,可以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除了自身制作的镜头,另有400多个镜头MORE VFX交给了一直有合作的韩国公司MACROGRAPH,这部分镜头包括穿越晨昏线、冰原上的车戏、补给站以及上海中心大厦等,这些镜头的最终效果由赵浩强来把控并跟导演对接。

参与的特效公司基本都不赚钱?

尽管目前《流浪地球》的特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但丁燕来和蔡猛依然都有点遗憾。按照好莱坞的标准,这样体量的作品后期制作周期至少要一年半,而给到《流浪地球》的时间尽管多次延期,总计也只有10个月。

“刚开始我们聊的是2018年6月底交片,然后延长到10月,最后又延长到2019年1月片子上映前,制作难度比想象中多太多了。我们在制作接近交片的时候也跟导演说,如果再往后推半年,我们可以让质量再提升20%。”蔡猛说。

实际上,MORE VFX付出的成本比之前的报价更多。单个镜头的平均价格也比以往项目高出两到三倍。

这也是参与其中的特效公司的普遍状况。

“这几家特效公司基本都不赚钱,大家都是抱着要做好第一部科幻片的信念来做这个事情,我估计最后每一家都是赤字。”丁燕来感叹,“好的是导演除制作外并没有给制作公司太多的压力,制片人龚格尔包括导演都还是比较支持这次制作,各个公司也没有对钱特别斤斤计较。”

根据《贵圈》的采访,2016年底《流浪地球》剧组的第一笔投资到账,当时郭帆和制片人龚格尔已经自行垫资近一年,郭帆垫了100多万,龚格尔垫了几十万。

影片2017年5月开拍,9月杀青,但直到2018年3月才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郭帆和吴京分别投的几千万,成为解决特效资金的燃眉之急。直到今年1月份,郭帆再次给后期制作追加了900万资金。

在最早开始与特效公司沟通制作细节的时候,丁燕来和郭帆就跟大家提出,包括长镜头、上海冰原、山东地区坍塌等镜头,不仅是剧情需要,也是视觉奇观的一种展示,在能力、时间跟资金的前提下要尽量做到最好。

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重要的镜头基本都是从开始做到最后交片才结束。情怀之外,国内特效公司极度缺乏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硬科幻作品来锻炼自己的团队、积累复杂项目的经验,也成为此次大家不计回报共克难关的重要原因。

丁燕来介绍说,事实上通过这次项目,大家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比如大的场景最早的时候一帧可能会渲染20多个小时,但后来可能七八个小时就解决了。”

如今,《流浪地球》已经突破40亿票房大关,在“小破球”一飞冲天之后,是否会有更多的投资方愿意接触科幻题材影片,愿意在特效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

“有人愿意敢投、敢大胆地来投、来做科幻电影,这个我是希望能看到的,但要完成一部科幻电影的难度和期间众人的付出是相当巨大的。所以短期内再出爆款科幻电影、尤其是硬科幻电影的机会并不会特别大,当然个人还是希望《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的科幻电影能往好的方向发展。”蔡猛说。

但或许正如Base VFX的首席技术官Nathan Rich所言,当电影公司开始坚持合适的预算,观众就会看到区别。如果中国开始走上制作更大、更好电影的道路,这可能是新时代的开始,一个中国设定电影基调、制定电影标准的时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