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映就被批烂片,首日票房惨淡,周冬雨的新片表明过度文艺的确是一种病!

过度的文艺只会让人感到装腔作势,并不是高级。

三月过半,文艺片月也进入到了最热闹的阶段,昨天就接连上了两部新电影:《过春天》和《阳台上》。

今天蜀黍先来说说更具辨识度和话题性的《阳台上》。

《阳台上》最有话题性的时刻,大概是3月4号发布会上的一个尴尬瞬间。

当天,这部电影在国际关系学院放映完毕后,导演张猛,主演王锵,另一主演兼出品人周冬雨均参与了映后交流,却遭遇了没有想到的一幕,一位学生直接发问:看不懂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只能用“失望”和“烂片”来概括整个观影体验。最后想问问这部电影投资了多少,你们准备用它圈多少钱?

面对这么“硬核”的问题,几位主创当然也没法正面回答,只能表达自己欢迎评论的开放心态。

蜀黍当天也在现场,并且提前观看了这部算是有点小期待的《钢的琴》导演新作。要是单纯以“圈钱”的标准来评价《阳台上》,倒是有些冤的。三个主要的角色,唯一有名气的是周冬雨,出现的时间大概还不到十分钟。身为男主角的王锵是第一次演电影,并不是流量小生。导演张猛的知名度主要在影迷圈,他还没有哪部作品真正票房大爆,把自己火成“票房保证”。

再加上这部电影本身是文艺属性,怎么看都不像是用来圈钱的最佳选择。结果证明,《阳台上》确实担不起“圈钱重任”,上映首日不到200万的票房成绩,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惨淡了!

但要说失望,《阳台上》的确没有对得起很多影迷的高期待。本来看在周冬雨金马影后的硬实力以及多部文艺片中积攒的口碑、导演张猛豆瓣8.4的高分电影《钢的琴》的份上,这部电影已经列入了很多人的必看片单。去年在豆瓣的影迷投票中,《阳台上》还入围了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

结果今天影片刚上映,在豆瓣上7分左右徘徊的分数直接降到了6分左右,一定程度表明影片质量并撑不起观影前预设的期待。

至于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蜀黍觉得直接分析目前给出的好评更直观。目前关于《阳台上》的好评主要集中于这么几点↓↓

全片用胶片拍摄的,画面有质感;

导演张猛是东北人且一直拍东北题材,首次拍摄上海有南方城市的氛围;

迷茫男青年复仇未果的故事有《燃烧》的气质,甚至有人给男主角冠了一个称号叫“温州刘亚仁”。(演员王锵是温州人)

关于第一点,叔又再次感受到了困惑。到底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胶片抱着迷之执着的想法?胶片拍摄就意味着“高级”吗?

无论是胶片还是数字拍摄,本质上都是用某种介质来记录影像,无论怎么拍都是要讲基本方法的,即光与构图。但《阳台上》的画面,也并没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特点和优势。唯一优点是用胶片质感把周冬雨拍出了柔光美。

这可以是创作者个人的仪式感,但用来作为评价未免牵强。

城市氛围的问题倒算是个合格项,导演专门拍了上海的老城区,也用上海方言拍摄,对于本地人来说应该不乏亲切感。

但现在用方言拍摄的电影如此之多,《阳台上》早就不新鲜了,仅凭语言和街景也很难说比其他电影出彩。

好评第三点是关于电影质感的评价,这也是争论最多的地方。之所以会有观众把这部电影和《燃烧》对比,是因为两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相似性:以一个底层男青年为主角,这个男青年又颓又丧还有复仇欲望,以及叙事节奏都不强。

回忆《燃烧》的情节,实际上可以在脑中形成几个段落的划分。底层男孩钟秀邂逅女孩海美——海美非洲旅游带回有钱人男人Ben,三人相处——海美失踪,钟秀怀疑Ben烧大棚可能意指杀人——钟秀杀死Ben。节奏偏慢但是但是故事起承转合完整,情感张力也相当强。

《阳台上》的情节是,男主角张英雄家里要拆迁,父亲在和拆迁办的陆志强谈话后突发急病死亡——张英雄认定陆志强是“凶手”,他要复仇,于是每天跟踪观察陆志强——发现了出现在阳台上的陆志强女儿陆珊珊(周冬雨饰)。

这里想吐槽一句,陆珊珊的人设是有智力问题的女生,但周冬雨的脸实在太聪明了,真的一点都不像智障。

除了前半小时交代故事线,电影剩下的时间,张英雄这个角色的戏份核心就在于不停偷窥、尾随陆珊珊,大量的时间花在陆珊珊的身体和表情特写上,拆迁的问题越来越弱。如果不是又加入了张英雄在酸辣粉店打工的同事沈重,这部电影的中后段就更加空洞。

总结起来,《阳台上》就是在表现一个底层少年在夏天产生的荷尔蒙冲动,半个小时的微电影剧情,硬生生被扩充成了近两个小时的长片,又没有足够的细节来强化人物性格。

唯一有解读空间的,就是张英雄的电脑桌面是《春光乍泄》,这让很多观众认为是在暗示张英雄的性取向。但这种连不成线索的点状细节也无法起到让100分钟更加充实的作用。

作为一部走文艺路线的电影,导演也有意识在片中加了一些意象:张英雄喜欢去废弃的“东方皇帝”游轮,他和来自东北的同事在游轮里喝着过期高级红酒,讨论许文强,唱有追梦寓意的粤语歌,代表着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生活的幻想。

这本是个可以发挥的点,然而游轮最终也没有在情感色彩上起到升华的作用,比如接着完成某种张英雄内心的隐喻。这又让影片可供解读的空间减少了很多。

这种叙事方法也是全片最大的问题所在,影片多点展现了关于张英雄的细节,他喜欢去废弃游轮逃避现实,他的生日愿望是不着边际的“世界和平”,这让他看起来对现实生活充满冷漠。但张英雄又会因为感受到母亲老了而哭泣,因为同事背着他偷窥心中的女神陆珊珊而拳脚相向。

每一个碎片,都没有被给予足够的表达空间,也没有明晰的线索串联起来,导致张英雄这个人物形象在观众脑海里最终还是一片混沌。

最让叔难受的一点是,影片想要体现的丧,想要表达的青年迷茫,更多是导演和编剧靠想象去赋予的。张英雄在镜头里一直苦大仇深,对着网游猛抽烟,他所出现的画面也大多呈现一种脏乱差的闷暗感,这就是故事创作者所理解的丧,过于单一。

此外,《阳台上》自己本身还带着一股矛盾感。它试图在打破一种符号式的东西,即外地人普遍认为上海人很优越,认为这个城市光鲜亮丽,但张英雄这样的底层不在少数。他们有上海户口,但没有享受到更多城市便利,甚至找服务类工作时还被被投来质疑的目光。

而张英雄的同事,东北人沈重,又是另一种符号化的存在。他满身江湖气,一副“我是你大哥”的做派,热心又鸡贼,就差穿个貂了。不是说东北人都这样,但很多影视作品中的东北小人物的确都是这么个形象。

另一个最大的符号就是拆迁。拆迁对钱的争执,拆房子的废墟,在国产电影里基本被和“现实主义”划了个等号。但这件事情作用在个人身上的意义是什么呢?被动离开这个家究竟是一种悲剧还是新的开始?依然无法感知。

总的来说,《阳台上》想要传递的东西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年轻人面对生活变化的无力感。但问题就是讨论太浅层,又缺乏足够的细节来夯实,导致影片整体很飘,看完也无法总结这部电影究竟带来了什么。

《阳台上》也带来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把社会议题的“大”,浓缩在电影的小故事中?具体的社会事件,对个体的影响究竟是什么?

用理论化的方式来回答,大概是社会的变化是个体命运的导火索,个体故事是时代的缩影。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所有创作者真正走入生活,掌握更多的材料,讲述典型事例时也不缺乏普适性的细节。

这种把主观情感硬加到角色身上的结果,就是观众感知的断层。空洞的内容也无法使人延展出更多可能性,所以很无趣。

“迷茫”是一种普遍存在又极难用影像掌握的情绪,《阳台上》想要表现一个群体的迷茫,但反而让观众更加迷茫了。看到导演不停强调这部电影的“小众化”,只想问,小众就是文艺?文艺就意味着要故弄玄虚吗?

过度的文艺只会让人感到装腔作势,并不是高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