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好不好看,谁说了算?

片方归根结底要解决的是,如何吸引观众来到电影院,并为他们奉上一部足具可看性的影片。

不论是去电影院打发时间的普通观众,还是精于视听语言分析的影评人,很多人不免遇到过一个死亡提问——“好看吗?”

对于一部耗费大量脑力、体力和财力的电影来说,单用“好看”“不好看”寥寥数字概括可以说非常地不负责任了。

但真要能让普通观众说“好看”的电影,基本已经成功了一半。要是还能让最难伺候的影评人说出这两个字,那基本代表票房口碑双丰收,片方就只管偷着乐啦!

在凡影建立的中国电影市场价值分析模型里,“好不好看”与“好不好卖”构成了预估电影票房收益的重要坐标系。

片方归根结底要解决的是,如何吸引观众来到电影院,并为他们奉上一部足具可看性的影片。

在此前凡影发布的《如何让观众帮你进行早期剧本创作》中已经解释过,观众调研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作品走向“好看”,让创作少走弯路。

按部就班,影片渐渐成形。片方心头的疑问却是只增不减——

  • 在早期剧本经过故事概念测试之后,相应的修改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吗?
  • 没有测试过故事概念的作品,如何能在制作中后期尽量提高作品的完成度?
  • 哪些观众会喜欢这个故事?觉得哪里特别好?谁又会觉得不好看呢?

……

不如交给“样片观众测试”,让观众告诉你答案!

样片观众测试就是试映会?

样片观众测试,俗称“试映会”,但不仅仅是“试映会”。

样片观众测试通常是以试映会的形式组织起一批观众,请大家观看制作中期的影片素材、粗剪的样片或者干脆是定剪的成片。

重点在于观看之后,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精确捕捉观众的看法和观点。

与故事概念测试不同,这一次,观众的意见与他们看到的样片一样,更为具体可感。

此时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几乎对影片没有任何认知和预期,他们给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影片本体的质量。

样片测试中我们会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事无巨细”地挖掘观众对该片每一个重要情节、节奏、人物关系等关键因素的评价。

  • 观众喜欢的情节有什么特征?不喜欢的地方又是怎样让人不爽呢?

(模拟数据)

  • 开头会太冗长吗?那里是重要转折,会不会铺垫的不够?结尾会不会太仓促了?

(模拟数据)

  • 再想想看整部电影,会不会觉得哪里怪怪的?哪个人物或者哪段情节最让你觉得困惑?

(模拟数据和情节)

除此之外,这部影片在凡影的影片数据库里的位置,故事、结局、节奏等重要指标水平等等,也都会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模拟数据:该片预估口碑在凡影过往测试中的所处的位置)

(模拟数据:该片主要元素评价在凡影过往测试中的位置)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影片本体质量,更能以量化的形式对影片口碑作出一定的预估。

最终报告里,样片情节的修改意见和口碑预估结果就是这样缓缓出炉的。

故事过关了,还能做什么?

试映会做完了,基于观众反馈的修改意见也已经给出,活儿来了。

如果是素材或粗剪样片,那么影片定剪前就有了更多的参考维度,无所不能的剪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补情节漏洞、调整影片节奏、优化场景呈现……

《最好的我们》制片人曾在凡影沙龙 分享过影片的观众调研过程(点击复习),该片首轮样片测试中,粗剪影片的观众喜爱度和推荐度均不够理想,角色认可度也不高。

凡影依据观众反馈,建议其通过剪辑进一步完善细节、优化节奏和强化人物动机,提升故事合理性。到第二轮样片观众测试,观众对于调整之后的《最好的我们》的整体喜爱度和推荐度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某警匪片中,同类型影片很容易出现的“主角光环”过重问题再次出现在样片观众测试的结果中。导演参考凡影提供的制作建议,通过补充主角穿上防弹衣和摔倒等镜头,弱化主角能力,使其形象更为真实饱满。

素材或粗剪影片还有蒙太奇补救,如果观众看到的是成片,那么就只能依靠后续的宣传和发行在“找对人打对点”上发力了:

  • 哪类观众最有潜力做“自来水”?他们喜欢的是哪个部分?哪类观众最可能给差评?到底哪里最不讨喜?

我们认为,一部电影的最终市场表现通常是由影片本体质量、营销宣传效果以及竞争环境综合决定的。

好电影如何收获最大市场回报?核心人群带来的口碑效应显然是最优路径之一。

因此,预知口碑人群及其评价是样片观众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测试取得的观众对影片类型的感知、对影片核心元素的评价等都有助于创作者捕捉影片的主要优势,由此判别出影片能够吸引人的核心传播点,相应的核心宣传与发行策略也就呼之欲出了。

例如凡影曾经服务的某部科幻片,经过三轮样片观众测试后,除了观众对影片的喜爱度和推荐度大幅提高外,测试结果还显示,该片在男性群体中口碑潜力较高,可作为发酵正向口碑的核心人群。

凡影监测平台的映前数据也证实,男性群体对该影片的知晓度和热衷度指数较高,后续作为该片的热度人群亦有效推动了影片的正向口碑发酵。

简单说,找到那群最有可能说这部电影“好看”的人,发掘最具话题性的high点,做“好看”又“好卖”的电影。

还是迷迷糊糊?不如举个栗子

故事概念测试后,上期的模拟案例《后宫·高妃传》紧锣密鼓的创作调整和制作后,进入样片观众测试。

首轮试映会后的观众反馈显示,与影片类型高度相关的悬疑和爱情元素得分均较低。据此,凡影给出制作修改建议:

再次测试发现,重新剪辑后的样片在细节、节奏上有了显著改善,也化解了不少此前的观影困惑,影片的可观赏性大为提高。

在同步进行的口碑人群判断上,样片的“喜爱度”和“推荐度”呈现如下结果:

既然25岁以上女性对影片本体评价最好,也是更有意愿主动传播影片的群体,可将其作为点映的主力人群,释放影片正向口碑。

测试不仅覆盖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观众,也会选择不同城市线级进行测试。数据显示,三线城市对影片的推荐度较高,那么优先选择在三线城市点映,并锁定年长女性群体,对正向口碑的扩散更为有利。

口碑人群已经划定范围,观众的口碑评价则能帮助影片聚焦宣传重点。《后宫·高妃传》样片观众测试后,正负向口碑的关键点都被细致量化:

通过这种与电影本体息息相关的口碑预知,可以在宣传中有意识地引导观众对影片的预期,突出正向形容,弱化负向部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影片映后的正面声音压过负面评论,避免出现大范围、灾难性的负面口碑。

至此,样片观众测试就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三大使命:

1、提供制作修改建议:基于观众反馈,点明优化方向,完善影片细节;

2、预判口碑人群:解析核心人群,明确推广定位;

3、预知口碑:了解不同人群对影片的反馈,找到最能引发话题的元素和兴奋点,聚焦宣传重心。

与故事概念测试的保险功能不太一样,样片观众测试是电影完成前的缓冲带,优先提高影片的完成度。即便是成片试映,也能借此明确影片的宣传和营销定位,避免上映时给观众带来“德不配位”的惨淡印象。

经过这次缓冲,如果能再配合营销策略测试,“吸引观众来电影院看一场好看的电影”这件事也许没有那么难。

不仅是电影,电视剧和综艺等内容产品也都可以通过样片观众测试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以便扬长避短,聚焦传播重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