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周迅章子怡“翻车”,全年只火了一个周冬雨,2019国产银幕女性去哪儿了?

在国产电影中,动人的、有记忆点的女性角色已经越来越稀缺。

影吹斯汀 | 12/27 09:29 | 阅读: A+

2019盘点第二弹来了!今天来聊聊一个很真实的现状:国内电影女演员究竟还有多少生存空间?

前有“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在最近两年频频成为热议话题。最近一次掀起大型讨论,是今年7月底海清在某颁奖礼上直接发声,请求行业给予中年女演员一些机会。

但更加残酷的现实是,中年女演员的问题,只是女演员这个群体面临尴尬现状的冰山一角。在国产电影中,动人的、有记忆点的女性角色已经越来越稀缺。

纵观2019年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在最具国民度的前十部电影中,真正算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只有《少年的你》一部。

回顾全年,2019国产银幕到底出现过哪些动人的女性角色?能数出来的也寥寥无几。

国产片里的女性都去哪儿了?女演员要面对的,真的只是年龄焦虑吗?

女演员问题的背后,我们更需要思考她们所面临的真正危机。

细数今年的国产电影,所幸还是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有记忆点的女性角色。不论主角配角,女演员们在有限的选择空间和发挥余地里,凭借足够有感染力的演技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先一起来看看↓↓

周冬雨

《少年的你》

90后小花演技扛把子,银幕当红炸子鸡,名导演宠儿

闯入2019内地票房榜排行前十的国产电影中,有着明确女主角的,只有一部《少年的你》。主演周冬雨也成为了电影圈为数不多的高票房高口碑“大女主”。

这次周冬雨的表演,的确做到了让人一见难忘。92年出生的她仍然能毫不违和出演中学生,完全素颜的脸上带着稚气,忧郁的眼神、夺眶而出的眼泪都令人心碎。

剃寸头造型不仅加深了角色的悲剧性,也在戏外成为被热议的话题。

比起三年前拿影后的《七月与安生》,三年之后的周冬雨表现出了对角色更加成熟的掌控力。“陈念”一角完全摆脱了她此前惯有的鬼马少女形象,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底层高中女生,压抑之中又爆发力十足。

因为外型气质的限制,周冬雨的戏路其实还比较局限,目前为止的大多数角色也是各种少女,但导演们依然会把她列为优先选择项。

作为90后小花中唯一的大银幕演技扛把子,也有“影后”头衔加身,周冬雨目前在电影圈的地位非其他年轻女演员能比。但凡遇到年轻女性主角,哪怕有一些并不特别适合她的形象(比如在《喜欢你》中和金城武组CP),导演们为求保险和好用,也会选择她。

这对周冬雨个人而言是好事,但对观众们来说就不免有些单调了。

敢于自我突破的女演员不多,像《少年的你》这种愿意冒险、花心思发掘演员身上多种可能性的导演和团队同样稀缺。

对于张子枫、文淇这些迎头赶上的00后们来说,如果国内银幕的女性角色再不丰富一些,是不是也要重复周冬雨持续演少女的老路呢?

袁泉

《中国机长》

在男性向电影中,总算没有成为单纯的花瓶

按一般规律来说,女演员比较难圈女粉丝。但袁泉是深受女性观众喜爱的那一类:颜值气质在线,温柔又坚定,优雅又不失干练,是观众们心中跳脱出软弱庸俗婆妈的理想化中年女性形象。

《中国机长》里的袁泉再次发挥了自己的这种特质,她饰演的乘务长毕男和蔼可亲,同时有着机组服务人员训练有素的专业和亲切感。当危机来临时,毕男镇定自若指挥同事、安抚乘客,表现出了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极强的职业素养。

抛除了一切感情戏,袁泉饰演的毕男展现了女性在职场上的成熟气场与专业度,是今年大银幕上最讨喜的女性角色之一。

在张涵予、欧豪、杜江三大男主角的包围下,袁泉没有沦为花瓶,而是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因此非常有记忆点。

国产商业大片中,女性可以承担怎样的角色任务?袁泉的演绎给出了一个正面例子。但如果不是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个基底,她会不会仅以“美丽的乘务员”出现在电影里也未可知。

女性角色除了功能性,人格魅力同样需要被重视。

在春节档热门电影《囧妈》里,袁泉的定位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拭目以待。

咏梅

《地久天长》

两座“影后”奖杯,实力碾压的低调戏骨

性格气质更加温和的咏梅,以柏林、金鸡两座含金量颇重的影后奖杯,在今年银幕留下了不可忽略的身影。

在获奖片《地久天长》和热播剧《小欢喜》里,咏梅都以和蔼可亲的母亲、妻子形象出现。她的表演也是不疾不徐、不动声色,但平静之下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在如此成熟稳当的表演之下,你并不会在意她脸上的皱纹,或者要求她必须身材纤细。她的知性、亲切所带来的舒适感,重要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外表。

当然咏梅也并不止温柔这一面,从采访中可以看到,其实她的内心很独立:喜欢摇滚的纯粹,时常也疑惑为什么不请她演科学家,而是演科学家的妻子。

咏梅的表演充分证明,中老年女演员价值仍在,她们也有着年轻女演员不具备的感染力。

然而不可回避的尴尬是,《地久天长》虽然在行业口碑显赫,但在普通观众中的传播度和演员的知名度还是十分有限。即使已经国际影后加身,好像也没有更具突破性的角色找到咏梅。

那么除了妻子和母亲,40岁以上国产女演员的出路究竟在哪?目前仍是悬而未决的疑问。

姚晨

《送我上青云》

都市独立大女人形象“代言人”

对于有实力有资源的女演员来说,缺少想要的机会,就给自己创造机会,姚晨就开始了这样的操作。今年她监制了一部女性题材电影《送我上青云》,并且自己担纲主演,演绎了30岁身患卵巢癌的女记者盛男。

《送我上青云》的整体质量并不算惊艳,但直白探讨30岁以上单身女性的情绪、内心欲望、健康状况,在国产片中确实少见。

姚晨今年被热议的角色形象,还有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要强却脆弱的人设以及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引发了数轮讨论。

加上《送我上青云》中为了有尊严地活、学着与生活和解的盛男,和去年《找到你》中家庭事业难两全的律师李捷,姚晨都市独立女性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她之后的作品选择,也都是冲着有个性的女性角色去的。

现在姚晨独立女性的人设是立住了,但如苏明玉这样有足够话题度,性格也很丰满的女性角色,毕竟不多见。如何在一类角色立住之后,避免陷入单调重复?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任素汐

《我和我的祖国》

《银河补习班》

《半个喜剧》

演技稳定,就算配角也抢镜

去年任素汐在《无名之辈》中贡献了一次经典表演。她演绎的身体残疾却性格彪悍的毒舌女,现在仍是表演类综艺的模仿对象。今年任素汐在大部分电影中都是配角,但凭借稳定的演技,依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银河补习班》任素汐饰演邓超的前妻,戏份不多,为了突显邓超的教育理念她几乎是反派一般的存在。好在她把“中国式母亲”的状态拿捏到位,为了孩子和家庭默默吃苦,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在老师面前近乎卑微,刀子嘴豆腐心的形象很有共鸣。

《我和我的祖国》中任素汐的发挥空间更多了一些。《相遇》篇中她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台词。几分钟内,将她与张译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单纯炽烈的感情感染力十足。伟大事业背后个人的默默牺牲,也点题了“我和我的祖国”。

无论何种题材,任素汐总能演绎出恰到好处的生活感。这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表演功力。她的这种特质,也正是目前国产现实题材电影所需要的。

宋佳

《我和我的祖国》

爷们儿小花,题材成就角色

国庆档大获成功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里,宋佳出演了以阅兵护航女飞行员为主角的一个篇章。豪迈爷们儿的东北大女人形象,演出了心怀梦想、追求炽烈的女飞行员倔强、霸气、不服输的神采。

制服配墨镜的飒爽造型,天然养眼;专注鲜明的形象刻画,让角色传达的信息也非常明确。角色本身的魅力和演员自身贴近角色的气质,成功立住了人物。

然而如果抛却政治命题,这样的纯女性职业故事,有可能被扩展成100分钟的长片吗?扩展之后,是否能有足够丰富纯粹的内容支撑,市场又有多少人会买单?答案恐怕是不乐观的。

——————简单粗暴分割线——————

全年国产电影盘一遍,能称得上出彩的女性角色,也就以上六位了。还有很多女演员本身有演技实力,但发挥并不理想。

杨紫

《烈火英雄》

《沉默的证人》

大银幕形象定位还需探索

在电视剧领域大红大紫的杨紫,今年也出演了两部电影。

《烈火英雄》中她饰演防火督察员,既要展现工作的专业,在恋人徐小斌牺牲后也有激烈的情感。《沉默的证人》与张家辉搭档饰演法医,难得地在电影中尝试了一些动作戏。

两部电影中杨紫的问题都大体相同,台词还不错,但妆容出戏,缺乏电影感,表演方式还是更电视剧。

相比同龄的周冬雨,杨紫目前还并不是很适配大银幕,如何转型还要再进行琢磨。

章子怡

《攀登者》

汤唯

《吹哨人》

演技女神变年度最无聊中年恋爱戏贡献者

章子怡和汤唯放在一起说,因为她们今年的大银幕之作都有相同的问题:最终给出的内容,和观众期待看到的故事,几乎是两回事。

观众期待着《攀登者》是一个热血冒险片,而章子怡和吴京之间冗长的爱情故事消耗掉了观众的耐心。章子怡的角色也是典型的苦大仇深型:艰苦朴素,柔弱倔强,为爱牺牲。整体来看非常刻板。

《吹哨人》试图把汤唯塑造成一个有着神秘过往经历,又能在大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酷炫女性形象。然而全片仅剩她与雷佳音毁三观的感情,低智商的手段,以及在冒险的路上不断拖后腿。

这样尴尬的女性角色,也只会令观众更加不适。

周迅

《保持沉默》

老片新上没起水花反而尴尬

还有一位“翻车”的老牌演技女神——周迅。严格来说,周迅2019年并无新作品产出,但有一部拍完之后压箱底多年的罪案悬疑题材老片《保持沉默》选择在今年暑期档上映。

周迅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既是著名歌星万文芳,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律师段木兰。

在律师部分,周迅的演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虽然个子娇小,但职场女性也演出了不输袁泉的气场,穿搭和气质都在线,还能同时流利讲粤语和普通话台词。但转换成歌星的时候,不仅复古县城KTV造型土掉渣,闪回部分强拗少女感也是让人相当不适,和祖峰同框的感情戏简直堪称年度最辣眼画面。而剧作方面存在的大问题,也让这部三大中年演技派坐阵的商业片豆瓣评分不及格。

老一代演技女神纷纷翻车,已婚有娃之后人生重心更多转向家庭是客观原因,因为人情、任务等各种原因接到不那么理想的剧本可能也是无奈。然而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女神”们在表演的时候,自己真的走心了吗?

黄渤在专访中被问到如果接到不那么满意的戏会怎么办?黄渤的回答是,要尽量用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个作品变得不那么糟。

所以,国产大银幕上的女性都去哪了呢?

曾经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银幕重要地位的周迅、章子怡、李冰冰们,基本已经退出主角舞台。如上所述,对40+的女演员们,目前除了母亲、妻子,几乎已经没有更多选择。如果要强拗少女人设,只会是灾难。

而如这三位般曾经的一线大咖们,即便能演出不亚于袁泉的职业气场,要想让她们在一部电影中做配角,却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事。

市场上缺少为中年女演员量身定做的题材和角色,而她们的后辈,想要达到她们当年的高度,无论气质形象还是演技实力,似乎都相去甚远。

85花杨幂、倪妮、马思纯、唐嫣、刘诗诗们,基本都在青春、古偶一类快消烂片中打转,即使被放到《绣春刀》这种质量还不错的片子里,也大多是花瓶般的存在,显不出任何个性,也留不下任何记忆点。

从客观环境上看,我们的大银幕上越来越不重视女性角色的塑造,女性题材不再是主流,已经成为趋势。

2019年度票房前十名的爆款们,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小男孩视角,《我和我的祖国》只有《护航》篇讲了女飞行员,《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烈火英雄》,主角全是男人。

国产主流电影,似乎已经“自动屏蔽”了女演员的存在。吴京忙着主演+客串,欧豪和杜江四处刷脸搭建起了“主旋律电影串戏宇宙”,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沈腾一个人能主演两部电影....

媒体用不科学的数据统计方法反复宣传XX又成为了“百亿票房男演员”,而至今好像还没诞生一位“国产百亿票房女演员”。欣慰于国产电影票房确实一直在增长的同时,也替女演员们辛酸。

反观女性题材,仍是青春偶像类居多。比如马思纯主演的《大约在冬季》,不仅故事做作,而且把女性塑造为只会憧憬爱情的无脑文艺女青年,这样不接地气的烂片,很难形成“全民观影、社会谈论”的氛围。

如《少年的你》这样真正关注普通女性生存状态的电影,少之又少。

所以女演员们目前要面对的不仅是年龄焦虑和更为苛刻的外型审美,大多数创作者从根源上就不注重女性角色和人格的丰富程度,才是最大的危机。

同时,年轻女演员成长断档,导演可选择的新一代靠谱女演员稀缺,也是一大尴尬。

当然市场客观因素也不能忽略。粉丝经济盛行,女性又是追星的主要群体,大叔和小生们或外表好看,或有接地气的人设就能走红。有人愿意买单,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进行创作?

但这条路并非万能,这在为流量明星们做的第一弹盘点中已经有过具体分析。

同时《少年的你》也证明,女性向电影只要有着强烈情感共鸣,同样有市场潜力。

以当下的情况来看,女演员们不断提高并坚固自己的实力,在有限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能接住并充分进行表达,或许是自我提升存在感最有效、也最直接的途径。

让男性主导的创作环境,和女粉丝主导的市场环境,都看到你身上的宝藏可能性,机会也就可能更多地为你而生。

周迅曾在某个访谈节目中谈起她们当年的演艺圈环境,“女演员见面,大家的讨论点都是你演的那个角色怎么怎么样……而现在出席活动,女演员们谈的都是胖了瘦了,健身美容减肥……我们那会儿,没人关注这个。”

每一次颁奖礼或者盛典,总能看到女明星的红毯妆容、礼服轮流上热搜,把这份“比美营销”的心力用于让演技上热搜,或许我们的银幕,就能重现女性光辉。

逆境之中,总需要有人迎难而上。作为观众,当然也会给予富有诚意的作品和演员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