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电影海报上的这句话尤其显眼。
乍一听,似乎合理;可细细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顺序或许该倒转吧?——“离开家,终究是为了回家”,这样才对,人之常情么。
然而,《到阜阳六百里》却从这一处“反常”展开,呈现了透视社会的力度,它聚焦于“情”,却洞察到“情”之悖谬:老乡不太可靠,家也不必回,即使是春节。
我想这一定是自己近年在影院看到最好的电影。
如果要打分,我打满分。
我知道题材怎样与影片的好坏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你见到有人如此真诚地描述着一个真实的世界,你也很难不被打动。
2010年,上海。
年末了,上海街头,来来往往的车辆似乎多了起来……外地人提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影片讲得是阜阳人秦海璐主演的女主角曹莉,在深圳做服装厂生意失败后,到上海投奔老乡狗哥做起了KTV的清洁女工,寄住在做保姆的同乡阿姨谢琴家。
春节前,狗哥弄到一辆破旧的汽车,想翻修后好载客回家,从中赚钱,曹莉负责找乘客,而潜在乘客就是身边一群做家政保姆的老乡阿姨。
影片故事很简单,但是每个人物和细节很饱满。特别是秦海璐饰演的曹莉,和与其同住的的阿姨。
阜阳,一个离上海只有六百里的地方。
但是,对于曹莉来说,却是回不去的故乡。
她因为年少未婚生子与家人闹翻,为了逃离家人与父亲的独断而离家千里,后来因为父亲去世,曹莉一直没有回家。
她一人只身去了深圳,后面辗转到了上海,即使到了离家只有六百里的地方,一样也回不去。
她的家人都已不在,没有归属,家,在她转身那一刻已经回不去了。
片中最出彩的角色“谢琴”,代表的是许多中国大妈和妈妈的形象,她们坚韧、市侩、为了子女含辛茹苦,没有多少文化却是把生活过成道理的人。
她结过两次婚,为了抚养女儿,与一个上海男人结婚又离婚,远离家乡,住在阴暗的小房子里,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各个小区去做定时保洁家政。
为了保住自己的拆迁房款与前夫亲属争得头破血流却不依不挠,为的是给女儿争得更多钱,却不愿给女儿诉苦,她说现在子女“你们是不懂老人的心”。
对于她来说,女儿过的好就是她一生奋斗和生存的理由。
但是在一个下午,当她敲开豪宅社区里的一户家门,要进去做保洁时,却发现开门的是穿着浴袍的女儿,整个人生的信念都崩塌,她再也没有留在这个城市的理由。
她选择了坐上回家的汽车,并且再也不回来。
这部电影探讨了“家”对于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的意义,这个探讨是在中国城市化浪潮所带来的农民工潮背景之下进行的。
所以它无疑带有深刻的现实烙印,但是否将现实表现得深刻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位台湾导演将自己的镜头指向内地这样大多数时候被忽视的群体,很多内地导演应该觉得羞愧。
在古装片和各种翻拍片当道的今天,像这样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的题材被忽视。
理由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阉割,已经无法分清到底是被阉割,还是自我阉割。
据说这部片最开始想讲的只是秦海璐一个人回家的故事,之后才扩展到一群人的回家。
但目的还是通过这个故事,探讨家和回家的意义。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这部电影读懂中国和中国的农民工群体,铁定要失望。但如果借此思考一下家的意义,倒是可行。
还记得么?
一年前,2018年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雪,汽车站发往各县的公交停运,出租车漫天要价。
许多要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决定:穿越几十公里,走回家。
2018年1月25日,60岁的民工赵师傅背着凉席、电扇和棉被等家当,从洛阳汽车站出发,打算冒着大雪,徒步回到40公里外的家。
他说:“农民工力气不值钱,全当锻炼身体了……回家好啊,想到回家,就暖和了……”
为什么,中国人对回家,有如此强大的执念?
大概是因为,在家那头,有我们熟悉的大山河流、乡亲父老、童年回忆…
那是在大都市里虚无缥缈的我们,触手可碰的踏实。
片中有一幕:临行前,一位阿姨回不去,只好托人把丈夫的骨灰,带回老家……
她对着骨灰盒里的丈夫说:“回家了,不害怕了……”
人终其一生,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有安全感的归属地。
那是我们坚硬的心里,留的最后一片清净地。
可能会疲惫,可是会期待;天气会很冷,可是我们的心,可能比任何时候,都要跳得炽热起劲……
我喜爱这种并不撕心裂肺的想念,而是慈悲又温柔的乡愁,就像片中大巴临开时递上车的那樽骨灰盒……
“摆在那个土上……”
每个灵魂最终都要归于故土。